接过大红的聘书,律师李刚有了一个新身份:市民园长。5月7日,包河区为新一批市民园长、市民河长举办授聘仪式,作为新上任的百名市民园长、市民河长的代表,李刚在仪式发言中表示,将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,助力家门口的公园的日常建设,为打造公园城市出一份力。
“关于景观水域的建议被采纳”
(资料图)
李刚的工作,其实和公园管理没关系。只不过身为律师的他,经常到公园去放松和思考。久而久之,他对家门口的望湖公园便有了感情。今年3月,他无意从区政府网站了解到“市民园长招募”之一信息,第一时间报了名。
为此,他还准备了一篇关于公园建设改善的调研材料,在提交报名信息的同时发送至邮箱。“我住在望湖公园附近,直线距离就200米,工作地点也在这附近。”平日里,李刚对公园环境改善就积累了一些想法。“这次参与,也让我更深入了解相关情况。就拿景观水域来说,可以增设一些禁止垂钓、注意安全的提示牌。”
通过面试,李刚正式上岗了。“其实大家参与热情度挺高的,我能够顺利成为市民园长,可能和我工作时间的灵活度相关。”而在培训过程中,李刚更清楚的认识到,市民园长的职能在于服务,“比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、劝导文明游园等。”令他高兴的是,之前报名时就景观水域提出的一些建议已经被认可,“相信大家的努力,会让居住环境越来越好。”
“建一个巡河信息上报的小程序”
和李刚不同,市民河长廖小瑞的工作与河务相关。他家和工作地点都在滨湖,未来将和其他数名市民河长一起“守护”塘西河。
由于工作原因,廖小瑞对塘西河很熟悉,他和他的同事主要从事河务管理信息化工作。2020年防汛期间,他还积极参与。“和驻守堤坝的志愿者一样,我们24小时驻守在后台,时刻关注监测数据变化。”廖小瑞说,为了保护巢湖,合肥当时选择了破圩。“我和我的同事就负责监测进入圩区的水流量,为相关部门下一步决策提供数据依据。”
在接受聘书之前,廖小瑞已经开始巡河了。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录了不同时间监测点的相关情况。“马上入夏了,我们也会多关注水流量、水质以及河道是否存在淤堵情况。”下一步,廖小瑞还打算利用自己的工作特长,建一个巡河信息上报的小程序,“方便河长们及时传达,同时利于信息存档。”
部门表态:加大反馈问题的督办力度
如今,身边的小公园越来越多,推窗见景、出门入园已成为现实。根据已发布的规划,合肥还将传承经典的环城公园建设模式,在城区内依托南淝河、十五里河等主要河流,串联重要节点,打造城市最亮丽的风景线。
“城湖共生宜居环境让大家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与日俱增,选拔市民园长、市民河长主要是为了更好守护我们身边的绿色资源,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公园和河湖管理。”记者从包河区农林水务局了解到,招募活动开始后,市民参与热情非常高。“报名者中有热心于公益事业的退休干部、环保志愿者,有身兼数职的优秀企业家,摄影爱好者等。截止4月中旬,经层层遴选,我们共招募了第一批市民园(林)长30人,第一批市民河长70人。”
“市民园长是公园管理的参与者,也是城市美丽环境的守护者。市民河长是河湖管护的助力者,也是河湖健康发展的推动者。”据该局工作人员介绍,“市民园(林)长”、“市民河长”将常态化引入公园和河流日常管护中,加大反馈问题的督办力度,拓宽传统管理思路和渠道,进一步提升公园和河湖管理水平,打造更加优美的宜居环境。
合肥通客户端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乐天茵子